貨幣政策“穩”字當頭 資金面“緊平衡”將持續
2月24日,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,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00億元逆回購操作,期限為7天,中標利率為2.20%。接受《經濟參考報》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,受“就地過年”等因素影響,居民提現及金融機構流動性需求有所下降,央行流動性投放也呈現出“節前不大放,節后不大收”的特點。不過,這并不意味著貨幣政策急轉彎和貿然收緊。
展望未來,“穩”仍將是貨幣政策的主基調,央行流動性管理仍會堅持預調微調的策略,以維持市場利率平穩運行為目標。整體而言,資金面將會呈現相對“緊平衡”的態勢。
為應對季節性因素影響,一般情況下,春節前央行都會適度加大流動性投放力度,滿足合理的流動性需求。春節過后,季節性因素減弱,現金開始回流,預防性流動性需求下降,央行也不會采取大規模的流動性投放操作。
不過,相較過去,今年春節前后,央行流動性投放與往年呈現出不同的特點。具體來看,今年春節前央行總共投放4300億元跨節資金,比去年春節前少投放7500億元,投放量在歷年春節前處于低位。“央行在跨年資金的投放上相對較為‘克制’,也沒有像往年那樣放出‘降準’這樣的大招,體現了央行貨幣政策回歸‘正常’的方向和決心。”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。
業內人士認為,央行在流動性投放上的特點與今年的特殊情況有關。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表示,與往年相比,今年受“就地過年”等因素影響,居民提現及金融機構流動性需求有所下降,相比過去而言,流動性投放力度有所降低。年后,流動性開始回流,整體呈現凈回籠,但市場利率運行基本穩定。
不過,公開市場操作的“縮量”還是引發了市場對貨幣政策“收緊”的擔憂,中國人民銀行日前轉載《金融時報》文章澄清市場“誤讀”,再次向市場釋放了強烈的政策信號。文章指出,當前不應過度關注央行操作數量,否則可能對貨幣政策取向產生誤解,重點關注的應當是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利率、MLF利率等政策利率指標,以及市場基準利率在一段時間內的運行情況。
梁斯表示,央行此次表態回應了此前市場關于貨幣政策是否轉向的疑慮,盯住利率指標才是判斷貨幣政策取向的關鍵。整體看,流動性管理仍然會堅持預調微調的策略,以維持市場利率平穩運行為目標,將DR007等關鍵利率品種維持在7天逆回購上下運行。
2020年第四季度《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》指出,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、合理適度,堅持穩字當頭,不急轉彎,把握好政策時度效,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范風險的關系,保持好正常貨幣政策空間的可持續性。
梁斯說,今年貨幣政策將繼續堅持“穩”字當頭,“穩健”基調不會發生變化。在確保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基礎上,繼續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,確保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。整體看,隨著經濟增速逐步回歸正常區間,穩增長壓力下降,宏觀調控政策將致力于在穩增長和防風險之間建立平衡。
光大證券研究所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,當前全球再通脹預期漸起,外部資金流入等因素的影響可能增加,基礎貨幣投放渠道或有變化。與此同時,資產價格的快速上漲也值得關注。以此分析,未來一段時間,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可能仍會維持資金面相對緊平衡的狀態。“維持相對正常的貨幣政策操作空間,也能為未來可能出現的國內外市場的變化留好‘后手牌’。”他說。
今年整體的利率走勢也將體現一個“穩”字。去年5月至今年2月,LPR已經連續10個月保持不變。董希淼表示,這反映貸款利率下行的空間有限。2020年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讓利1.5萬億元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圓滿完成,2021年不具備繼續大幅度讓利的條件。但是,金融管理部門仍將繼續推動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。
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,與2020年引導銀行明顯加大信貸投放規模、大幅降低企業貸款利率不同,下一步監管層的主要目標是避免企業貸款利率出現拐頭向上趨勢,而非引導其繼續深度下行。其判斷未來企業貸款利率將保持低位穩定,2021年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或將主要通過挖掘降費潛力、運用直達工具等定向滴灌方式實現。
恒生銀行(中國)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王丹表示,預期央行短期內不會釋放過量流動性,總體求穩,對于有需求的實體經濟會繼續精準投放。如果單純的擴大流動性供給總量,在目前的經濟條件下很難順利直達實體經濟,而更可能在金融系統空轉、推高資產價格。市場利率總體將保持穩定,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小微企業或將推進定向支持政策。王丹說,央行下一步將加強利率傳導機制,保持流動性穩定適度,目標是改善實體經濟尤其是民營企業的融資環境。這也是一直以來央行努力的目標。